果园网欢迎您,我的果园 安全退出 您好,欢迎来到果园网! [请登录] ,新用户? [免费注册]

首页>> 农业>> 乡村发展>>

“恋”上山楂树走致富路 打响“红果小镇”名声

发表时间:2018-10-24 22:52 来源:互联网 编辑:果园网小编

寺头镇呈子村村民收获的山楂堆成堆

位于临朐县西南的寺头镇种植山楂已有多年,但由于地形等原因,当地山楂种植、销售一直无法实现规模化、产业化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寺头镇探索“公司+基地+支部+农户”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,走出了一条“村企联盟”的新路子。随着寺头山楂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,寺头镇“红果小镇”的名声越来越响,当地乡村旅游正在兴起。

农户入了合作社,山楂种植销售都不愁

近日,一条从寺头镇偏龙头村至冶源镇琴口村的环山路正式通车了,这条路由寺头镇投资2100万元兴建,全长25公里、涉及周边10个村、2500多户村民。新修的水泥路就着山势蜿蜒而行,路面宽敞,沿路走去,满眼秋色,金黄色的柿子、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。村民将刚收获的山楂、柿子装箱,等待前来收购的车辆。

正在采摘山楂的马秀荣是寺头镇呈子村人,家里种植了7亩“大金星”山楂,今年收了约2万斤。种了多年山楂,以往收获时马秀荣总是喜忧参半,喜的是山楂丰收了,忧的是要去哪里找买主。马秀荣说,寺头镇位置偏远,以前交通不便,虽然山楂种植历史悠久、种植面积大,但知名度低,买家不愿意来。自从村里建起合作社后,马秀荣切实尝到了甜头。以前打农药、施肥都是凭经验来,现在有合作社专人指导,更省事的是,摘下来的山楂只要送到合作社,他光等着收钱就行了。合作社对价格进行托底,保证社员收入不低于市场价格。

距离寺头镇区十几公里的杨桃村有200多户人家,几乎家家户户种山楂,平均每户每年山楂的产量都在万斤左右。当地建起了不少大型冷库,每到山楂丰收时,收购商会直接与农户联系,来不及销售的果品可以送入冷库暂存。

专业合作社、加工企业,实现产品升级

走进寺头镇河口村的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,骑着三轮摩托车送山楂的村民络绎不绝,刚摘下来的山楂堆成小山,由工人装箱后,一部分作为鲜果进入市场,一部分送进冷库。

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相亮介绍,合作社是2009年3月份成立的,经过近十年的发展,现在注册社员520户,带动农户920户,有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10000多亩。他们使用有机肥,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杀虫,实现规模化有机绿色生产。每年合作社都可以提供稳定的合同来源,产品销路根本不用愁。为提升产品附加值,未来还要发展山楂果脯和山楂汁。

除了一个个合作社,寺头镇还发展起了山楂制品深加工企业。走进位于寺头镇工业园的山东亿佳食品有限公司,“万吨”冷库里,成箱的山楂码放在一起等待加工。该公司的产品在沃尔玛、家乐福、大润发、银座等大型商超系统占有较高销售份额,其“山楂条”单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。

“我们主打‘零添加、纯天然’的山楂食品,通过‘村企联盟’,产业园基地统一规范种植山楂,从源头上保证品质。”亿佳食品公司总经理张召全说。目前,该公司已与山东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中心、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协议,计划开发无糖山楂制品、冻干粉等高端产品,以拉长产业链,实现产品升级。

“村企联盟”新路子 带动致富实现“三赢”

记者了解到,寺头镇地形复杂,多山地丘陵,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山楂种植,现有山楂种植面积4万多亩,年产8万多吨,是全镇农业主导产业。由于地形等原因,各村山楂种植、销售一直无法实现规模化、体系化、产业化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寺头镇探索“公司+基地+支部+农户”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,走出了“村企联盟”的新路子。

据介绍,该模式由山楂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中心村为基础平台,成立村级合作社。种植户种出的山楂通过村级合作社统一配送到龙头企业,由企业深加工后再进行销售。销售所得利润将按比例分配给村集体、种植户,实现统一管理、运营、销售,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党组织、农民、企业的活力,真正起到了发展壮大龙头企业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、繁荣村集体经济的作用,实现村集体、老百姓、企业的“三赢”。

近年来,寺头镇通过品种更新,不断改进山楂品质,产品质量不断提升,寺头山楂先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、有机食品认证;2015年,相亮山楂荣获“山东省著名商标”称号,并被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。今年3月份,寺头镇争取到了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会并成功入选。借这一契机,寺头镇打造千亩有机山楂园,并修建东起偏龙头村西至呈子村的乡村道路,同时,正在规划建设总占地40亩的果品交易市场,将直接带动周边乡镇、甚至周边县市区的果品统一到市场集中销售,形成示范带动作用。

推荐采摘园